欢迎来到平顶山市水利局!

繁体  |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报道> 河长制> 工作简报

2021年平顶山市河长制工作简报第5期

发布日期:2021-03-26     浏览次数:

“引水蓄水节水”统筹推进 筑牢高质量发展水安全屏障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丁国浩介绍说,近年来,郏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四水同治”部署,强化顶层设计,提高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成功创建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留住一泓清水,管好宝贵水源。近年来,郏县先后在北汝河郏县段高标准建成了4座橡胶坝,增加蓄水1400万立方米;在北汝河主要支流蓝河、芝河新建5座大中型水闸;完成了境内22座中小水库的除险加固,真正让北汝河流域径流水成为造福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水、农业高产稳产安全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水。如何管好“盛水的盆”和用好“盆中的水”?郏县探索创新了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体制机制,深入开展河湖库塘沟渠“三清一平一整治”、水体划边定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建设和严厉打击涉水非法行为、智慧水利推广、三级河长巡河、专管员日常管护等措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初步显现。

构建连通水网,织绘通达水系。去年,郏县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实现了北汝河、柳杨河、运粮河互连互通,重现了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以水绕寨”的历史美景,丰富了特色茶食之乡——姚庄回族乡4A级景区全域旅游内涵。以水为载体,综合整治了132个村庄水系河道,打造了一批水美乡村、水美古寨、水美古镇,提升了沿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精准管理,科学利用,以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郏县坚持把农村安全饮水列入“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实现指标,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细致落实举措,确保了全县60个贫困村、2764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集中安全供水全覆盖,有力支持了全县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同时,紧盯工业、农业两大用水领域,结合郏县实际,探索出一套节水用水的郏县经验。

科学精准高效管理工业用水。郏县把好“三道关口”:一是把好审批管理关。扎实开展原有取水许可证换发、办理,对新申请的取水许可证,按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原则,严格审批、严把关口、严格准入;对已取得许可证取水户,建立一户一档、精准管理。二是把好用水定额关。根据全县节水规划、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总量控制。制定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载体认定等制度,将许可管理取水户、规模以上公共用水户、特殊行业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实行阶梯水价,提高节水意识。三是把好项目节水关。出台《郏县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管理办法》,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同时设计、施工、验收,推动节水设施新建项目全覆盖。突出“七个重点”:节水型载体建设;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制度;落实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实现城区管网计量器具、管网漏损管控全覆盖;污水处理再利用率100%;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达标率100%。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郏县以深入开展全国、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和全省县级水权试点为抓手,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建立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分类分档水价等体制机制,用价格的杠杆管住用水浪费行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累计建成了15万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了IC卡智能化取水和微喷、滴灌等灌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郏县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四部委命名为典型案例予以推广,恒压灌区被命名为河南省水情教育基地。

“今年,我们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定方针,围绕郏县水利事业‘十四五’总体规划和目标任务,以‘五横十三纵’水系为筋脉,以4座橡胶坝和22座水库为枢纽,积极推动前坪和陆浑水库调水入郏、昭平台水库灌区延伸入郏、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广阔渠和恒压灌区提质增效一期、开工建设续建工程,恒压10万亩重点中型灌区规划入编审批,开工北汝河剩余28公里河段的综合治理,持续巩固提升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国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县和先进集体成果,努力开创郏县水利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丁国浩说。